花蓮縣萬榮鄉
紅葉部落

景點內容
紅葉村共有兩個相鄰的部落,一個是從卓溪鄉豐坪溪上游「尼克列」舊社遷徙過來,目前社址在紅葉大橋西端的溪畔。另一座是太魯閣族的部落,社人的祖先本來住在立霧溪上游的深山,日據時代晚期因為布農族陸續南遷,才被日警遷徙到此地,目前已成為紅葉村最優勢的族群。
來到部落,就拋掉那些壓在身上的太多吧!
驅車沿著縱谷前行,只要越親近山邊,離純樸的簡單生活就越來越近,在美麗的花東裡,多的是隱身於山區支線裡頭的寧靜小村莊,有時晴空萬里、有時山霧氤氳的美景總是令人難忘。
花蓮萬榮鄉「紅葉部落」,距離瑞穗火車站大約15分鐘的車程。漫步在午後寧靜的小巷街道中,深深感受到一股山區鄉村獨有的純樸氣息,只有幾隻小狗小貓慵懶地躺在路邊曬太陽,無聲,便是這裡的日常。
多數人對於「紅葉部落」,似乎只停留在溫泉的記憶裡,忘了這裡其實是「太魯閣族」、「布農族丹社群」的家園,許多屬於部落裡的「生活日常」都是來自外地的旅人們所陌生與好奇的。
「木頭糖工作室」提供的遊程絕對是活在當下的,順應著部落的時序生活而活、跟著族人的工作腳步而走,每餐的飲食從採收、製作、到品嚐都親手參與,感受生活的細節。
想喝一杯溫熱的現磨豆漿,就得踩在泥土上、學習土地教育,親手摘下大地的養分,用傳統的磨具,細細研磨出一道涓白的自然濃郁,慢慢地煮熟豆漿,享受讓香氣佔滿鼻腔的滿足感,那這一杯紅葉部落裡的豆漿,一定讓你永難忘懷。
狩獵
由於原住民在山吃山,對天地與祖先的敬畏精神,對大自然的感恩,對生物的生態平衡,對族靈的敬拜至上,置放陷阱與工具捕獲動物,皆要遵循祖靈族規與自然共存相處和善。
.jpg)
捕魚
以祖先智慧的天地融合,以天然資源為製成捕魚器具,取於天地賞賜的自然資源製成,對天地萬物敬畏心,以歌舞感恩心回應天地。

編織
在原住民的各族群展現,最顯明呈現是服飾妝扮物,女孩成長的拌隨是技藝是編織,其細膩精緻呈現族群精神,皆呈現族群祖靈意涵在內,尤是圖騰表徵更是明朗化,從頭飾至鞋子的全身呈現男陽剛女柔美特徵。
.jpg)
雕刻
祖先留傳技能在圖驣雕刻,飾物編製,讓原住民的歷史再次呈現,解開祖先淵源歷史文化背景意義呈現,原民文化藝品生活化可帶走串聯。

族語
各原住民往來言語交流,可讓祖先文化流傳後代,更可讓所有人更親密交流與認識原住民淵源歷史。現科技文明洗禮下,更是趨於科技產物,圖文唯需互交流互動流傳,否則日漸遺忘族群圖滕文字文化淵源。

景遊
在漫延的高山深川湖泊的環境生態,祖先以知星宿氣象的天文地理智慧留傳,留傳諸多古道往來與族群互動,經由當地人解說,一可再流傳延續文化與示範,二再現淵源歷史背景活化。
農業
在高山現有農作物,以科技生物伴隨對天地萬物景仰,恢復祖先的智慧留傳,產出最真實原本農產特色,能用當地吃當季的最天然鮮果農產品,融合體驗當地景觀旅遊與文化的同時呈現。

歌舞
屬於天空的孩子,在群山環繞的純粹的大自然環境中,蘊育美妙歌聲響徹雲霄的原聲原味,以最純真良善心,對敬天畏地賞賜感恩心,聆聽最天然原始天地萬物融合的歌舞。
.jpg)
餐飲
祖先智慧流傳精神,在當地用當季動植物,融入餐飲中,處處是美食佳餚的食材,在山吃山用當地當季食材,融入餐飲料理中,因為滿山遍佈自然生成,享用最天然真味好料理餐飲。
.jpg)
專案
以春景夏果秋楓冬賞各原住民特色景觀,用於專案活動融合交流,讓民眾與原住民更多認識了解,就需經由在當地舉辦活動交流,讓原住民部落社區更活化緜衍富足,亦可讓民眾更深入了解與體驗寓教於樂,讓彼此心衷無距離交流。
